玉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147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14)
这不,眼瞅着胜利在望,他的嘴角就有点压不住了,被这孩子看出来,临了还给他来这么一出。
他应该想到的,这小孩精的跟猴似的,她怕什么上学!她可是能带着一群小孩说服居委会给辖区儿童建了一个图书阅览室的人。
一群孩子整天乌央乌央的去那里看小人书,居委会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人看着他们,应对这群孩子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
她还把谢晏给她搜罗来的那些童书都捐了出去,以谢晏班集体的名义,不光居委会的人夸她,谢晏全班都夸她。
她还因此而接受了采访,上了报纸,成了新时代好儿童的典范。
可笑他老谢竟然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出吓得忘记了思考,还以为她是真的不想去上学呢。
想到这儿,谢长德忍不住哼了一声。
彭薇翻了个白眼,你哼什么呀哼!就这智商,以后就老实待着吧,别跟孩子斗了!
她说:“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你都不是对手。”
谢长德:“……”
宁安的小学生活还是非常不错的。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打打闹闹,操场上一起跳绳踢球做运动,一群小孩被她哄得服服帖帖。
宁安顺利当选班长。
这时候大搞民主选举,就连她这个小班长都是开学一个月之后全班票选出来的。
做班长有什么好处呢?也没多少,就是老师看重,同学喜欢,动不动就被人夸,被人拍拍马屁什么的。
有的同学拿好吃的到学校,首先会跟宁安分享。
宁安也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一点点官本位思想。
万幸她不是一个会欺负人的小干部,吃了别人的东西,她也会从自己家里拿吃的来跟同学分享,有来有往。
宁安这所学校是五年制的,但是用的教材还是初级小学国语。这版教材所有的字都是纯手写的。
据说五年一贯制推广起来有难度,很多地方师资力量不够,就还是沿用了之前初小和高小的学制,就连教材的编写也是如此。初小语文八册,高小语文4册。宁安她们要在五年内学完。
总体来看,学习任务还是很重的!
老师布置作业,动不动就是所有词语写五遍,课文抄两遍。
宁安都拿回家让谢晏帮忙写。
她的书法是跟他学的,字体和他非常相似,谢晏只要把力度稍微放轻一点点,谁也看不出区别。
谢晏会给她先听写一遍,确保她确实会写了,然后再帮她写多出来的那几遍。
虽然他觉得多写几遍能加深印象,巩固基础,但是妹妹已经会了,不写就不写了吧,没什么大事。
宁安当然也没闲着,谢晏帮她写作业,她就创作小故事。
现在发表文章可是有稿费的,而且还不低!千字最高15元,如果写成书籍出版,还要加上印数稿酬,成为一个万元户还是很容易的。
他们家,彭薇赚钱就比谢长德多太多了。因为老谢基本上只有做老师的收入,彭薇女士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翻译费和出版费。
她每年保底翻译一本书,有时候两本,字数在50万字左右,翻译稿酬千字最高10元,彭薇同志都是拿10元的,再加上印数稿酬,每年光是翻译就能有一万多块的收益,和这个相比,她的工资可以忽略不计。
彭薇和谢长德都把工资交给老太太做家用,像翻译费这种就属于彭薇的私房钱,老太太是不管的,她问都不问。
俩人的工资就足够一家人花了,如果不够,老太太自会添补,她也是个有钱老太太。
一到过年过节,彭薇就会拿出私房钱带领大家去采购,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除夕晚上还给大家发红包,每人都是一百块。
老谢就没那么大方了,每人10块钱。
宁安就羡慕彭女士财大气粗的样子,不止一次模仿她往外掏钱的动作,幻想自己也是个大富婆。
她一边搞创作一边跟谢晏说:“哥,多亏你帮我写作业,让我有时间搞创作。等我发表了文章,挣了稿费,给你买手表。”
谢晏:“……”
他默默的摘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收了起来,跟宁安说:“那我可等着戴了。”
谢晏今年13岁,已经在上高一。他的高中入学礼物,就是一块进口手表。本来按部就班的话,他今年应该上初三,但是人家初中跳了一级。
宁安也是想不出来现在送人能送什么,手表就是她能想到而且短时间内能买得起的最贵重的东西了。
所以,哪怕明知道谢晏有手表,她还是得用手表来表达自己的诚意。
谢长德听见她说的话,凑过来说:“你给爸爸也买一块呗。”
宁安断然拒绝:“我妈都给您买了多少块了!”
彭薇实力宠夫,什么西装皮鞋中山装,手表腰带,只要有新款,就给他买。宁安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彭薇都要给她买新的,是她自己不要,坚持和谢晏用同一个。
谢晏也说他:“您也太不知足了,我妈给您买了那么多,您还惦记着安安的小金库呢。”

谢长德:“……”
她的小金库还只存在于幻想中。
宁安跟老太太和彭薇说:“等我的文章发表了,也给奶奶和妈妈买礼物。”
老太太和彭薇一高兴,给了宁安一笔零花钱。
谢长德:“……”
这回她的小金库变成真的了。
1958年,在剧情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按照既定发展,男主爷爷和男主爹该进城了。
但是根据小桔子的监视,俩人还在老家待着呢。
这一世,国民经济发展更快,各种工厂办的更多,对人工的需求更大。但是因为这些都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发展起来的,所以招工工作非常慎重,确保招进来的都是合适的人,思想觉悟要高,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水平,男主爷爷虽然知道了招工信息,但是没有通过招工考试,只能继续在生产队挣工分。
没有大跃进和浮夸风,没有大炼钢铁和大锅饭,生产队的日子比原世界里也好过很多。而且,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原世界更高。
毕竟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的都通过招工考试找到工作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所以,但凡家里日子能过得下去,大家就会努力把孩子送去读书。
工人进了工厂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所以工人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深造,才能始终满足工作需求。
虽然没有进城,但男主爹还是被送去上学了,就在村里的小学读书。
宁安忙着做自己的事,只是让小桔子盯着他,要是他做了坏事,比如欺负同学、陷害同学、甚至小偷小摸之类的,马上揭发他。
男主爹能做出忘恩负义的事,大概率从小就不是个高尚正直的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